欢迎来到云好人!
loading
免费发布信息
·灌云 [切换]

      王春雨:16年坚守农村一线 甘当文化传播者

      2021-04-25 21:18:53发布,长期有效,144浏览
    • 收藏
    • 置顶  |
    • 举报  |
    • 区域:灌云
      • Q Q:30186823QQ在线交谈
      • 联系人:王苏杰
      • 电话:188****2223 点击查看完整号码
        • 云好人提醒您:本站只为传递好人好事,记录好人好事,歌颂好人好事,传递正能量,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好人一生平安!本站旗下有《中国好人网》以及各县市《好人网》请记住我们!
    • 信息详情
    日期:2018-04-03 08:08 来源: 连网
    (□ 张晨晨 王飞 孙霞云)1942年出生的王春雨是我市灌云县东王集镇六里村村民,也是镇关工委副主任。自2002年从王集中学退休之后,便义务到东王集镇关工委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16年如一日,他披星戴月义务挖掘村史,收集资料、撰写好人故事,汇编乡土教育读本,在东王集镇先后建成“一碑四谱”“三史一观”、“永远的丰碑”、“五里槐战役”等主题教育馆,组织本镇退休老人成立“夕阳红小剧团”。

    借助本村、本镇先辈们、新乡贤的先进事迹,王春雨用身边“草根英雄”激励教育身边人,润物无声,起到了传统说教无法替代的教育作用。受教育群众达16万人次。其中“一碑四谱”主题教育于2012年荣获中宣部“全国公民道德建设十大创新案例”;“三史一观”主题教育代表江苏省入选2017年度中宣部(中研会)重点课题等。

    让每一个故事都唤醒情怀乡土的守望

    从2002年退休起,闲不住的王春雨看到由于在乡村留守的多是老弱妇孺,水平不高、理解力不强,党的方针政策有时不能有效传达到田间地头。“退休了就不能为家乡精神文明建设做点什么吗?”他苦苦思索后下定决心,从收集、整理地方丰富的“好人故事”入手,修志、编史、建馆,让乡土文化扎根,让“好人故事”传播,让村民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东王集是一块革命的热土。在抗日战争期间,这里影响最大的就是发生在盐河边上的‘五里槐伏击战’。”王春雨从县志和仍健在的老战士口中得知:那场战役打响了灌云抗日的第一枪,极大地振奋了我抗日军民的士气,受此影响,当地很多青年人纷纷加入抗战的洪流中。

    为了让这个“红色故事”讲述得更有温度,两年多时间、多达数十次的奔波,王春雨在县党史专家的帮助下,一手编写、策划、创建了盐河“五里槐伏击战”纪念馆,馆内纪念文字全稿约15000字,详尽记录了战役的全过程,并再现了江木亲等一批我抗日军民的英雄形象。

    在此基础上,王春雨又多方收集线索,整理、编撰了合兴村的“孙大埝战斗”、元邦村“四大门战斗”等“红色故事”,以及改革开放后涌现的韩圩村“一碑四谱”、合兴村“三史一观”和“小英雄”王祖帅英勇救人事迹等为主线的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创新载体。此外,他还牵头建起了以讲述“好人故事”为主题的系列主题教育馆,并在县委宣传部和镇党委、政府的指导帮助下,打造了全县乃至全市首家村级“红色革命史学习教育基地”,供村民们尤其是广大青少年一代永久参观学习,让他们不断接受本村、本镇身边人身边事的感染和熏陶。

    让每一段文字都押上美丽乡情的韵脚

    近年来,在党的富民政策的带动下,苏北农村逐渐脱离贫困,农户逢家中婚丧嫁娶等“红白事”,请上几桌客热闹热闹是很正常不过的事。但是也不可避免一些流散艺人为了媚俗,把一些带有封建糟粕、低级趣味、黄色段子的东西穿插其中。

    2003年初,东王集关工委决定成立以王春雨任团长的“夕阳红小剧团”,以宣传党的光辉、人间真善美和身边好人好事,传递正能量,遏制丑陋习俗。“几年来,他们自编、自导、自演40多个文艺节目,演遍周边6个乡镇,得到观众一致好评。”东王集镇党委书记汤景栋介绍。由于节目素材源自身边人身边事,不仅对普通群众有警示教育意义,很多剧目还被镇党委作为每年党员干部冬训的教材。可以说,每一个剧目里的每一个文字都是对美丽乡情的呼唤,乡情教育起到了传统说教无法替代的作用。

    “乡情教育中,‘孝道’是一个核心的文化元素。”王春雨回忆,那年春节前,小剧团在本镇后河村演出后,一位中年汉子跪倒在村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马丙金面前,痛哭流涕地说:“马主任,我错了,我现在就把我妈带回家,好好地孝敬她”。原来这个剧目就是以中年汉子为原型的创作:他是一个典型的不孝子,不尽赡养老人的义务,还偶有打骂老母亲的劣迹,村里多次上门做工作都收效甚微,没想到一次演出竟把他的思想工作做通了。

    当这个剧团的团长,他尝尽了辛酸苦辣:节目要自编自导,演员要自找自排,剧务要自备自带,出工出力不算,还要自掏腰包。该镇党委宣委说,别的都不说,光是两个大木箱80多斤的器材、服装,每次都是团长骑自行车带去带回这一项,王老师就够累的。尽管如此,王春雨仍是毫无怨言。他说,为了让美丽乡情成为农村这块文化宣传阵地的主角,自己甘当无私奉献的文化传播者。

    截至2017年底,在“夕阳红小剧团”的影响下,东王集镇关工委先后成立了老年舞蹈队和韩圩、六里等村文艺宣传队,这里已成为红色文化宣传的乐土。

    让每一例典型都凸显尊崇乡贤的力量

    “我们要学习家乡革命前辈和王老师这样的老同志无私奉献、发挥余热的精神,为家乡振兴添砖加瓦。”该镇在外创业有成的村民朱鸾鸣说:是老一辈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营造了安逸的生活,是王老师引导我们做人不能忘本。我们要反哺家乡!

    于是,在得知老家要修路的消息时,他带头捐款15万元。在朱鸾鸣的带动下,朱权亭10万、朱一刚3万、朱兆绣3万……一条“致富路”很快修建了起来。不仅如此,每逢中秋、春节,很多在外创业有成的东王集人回乡探望父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慰问品和礼金去敬老院看望困难群众和孤寡老人。

    “还有些举家已外迁的东王集人, 他们家乡情结也很重,热心帮助同乡青年人外出创业培训技能、安置岗位,还帮助我们教育外出人员富了不忘家乡。”王春雨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了本土创业。即使很多留守家庭的,也在纯朴乡风、民风的感召下,通过勤劳致富、勤俭持家赢得乡邻尊重,像好妯娌孙士兰,好媳妇王丽、南卫卫,好婆婆黄仁梅等,她们通过自己的言行涵养着乡情民俗,凝聚着一种正能量。在东王集,她们胸怀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力量,引领着文明新风尚。

    去年5月,东王集镇党委安排王春雨做镇文化站一名编外兼职管理员。截至目前,以“红色乡愁”为主线,他已经举办三期文艺宣传队演员培训班,一期农村业余创作人员培训班,两期文艺工作座谈会,3次大型演出,6次农家田头演出,接待镇中小学生500余人次。

    “讲好‘好人故事’,让‘美丽乡愁’扎根,这不仅是一个政治工程,更是民心工程,东王集大地上日益浓郁的培育、尊崇、学习乡贤的风气无疑对这个工程起到了助推剂的作用。”汤景栋动情地说:王春雨就是这个工程师、我们身边的新乡贤。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云好人》网站看到的,谢谢!请记住永久网址:http://www.yunhaoren.com

    首发网址:http://guanyun.yunhaoren.com/geren/453.html
    查看全部灌云个人好人信息
    发布一条灌云个人好人信息

    • 您可能感兴趣
    • 灌云新发布
    1886136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