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灌云县文明网
“阿姨,请您戴好口罩。”
“疫情防控期间,请您没事就待在家里,不要随意出去乱逛,这样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做贡献。”
“请停车!麻烦您到这测量一下体温,出示苏康码和行程码,登记一下身份证号码和手机号码。”
8月12日中午,侍庄街道阳光景都,最高温32摄氏度。南京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新生潘雨涵顶着炎炎烈日,在小区疫情防控卡口认真登记着每一辆进出的车辆、每一位进小区的人员,时刻提醒居民做好防护措施,保护好生命健康。
她告诉记者,8月2日,团县委发出抗疫青年志愿服务预备队网络招募令后,第一时间报了名,并被分配在阳光景都防控点,负责小区外设卡口外来车辆拦截、登记来往人员信息、查看行程码和苏康码、测量人员体温等。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县已召集1009名青年志愿者,其中879名志愿者已踏上工作岗位参与基层一线卡口防疫工作,用实际行动构筑起疫情防控坚强堡垒。
社会化招募主动志愿服务展风采
去年就作为青年志愿者参加疫情防控的张子岩今年被安排在南岗医院参加“疫”线志愿服务,今年再一次第一时间报名抗疫,被安排在伊山镇幸福社区卡口轮岗。“父母都是医护工作者,我选择参加志愿服务,就好像与他们战斗在一起。不少同学、朋友也和我一起报了名。”
网络化培训完善抗疫知识有作为
连日来,大连科技学院2021级准大一学生金书凡正在疫情防控卡口耐心向排队接受检查的群众讲解“一米线”的重要性,这也是她第一次走上志愿者岗位。“通过网上志愿服务培训,我对岗位职责慢慢熟悉起来。穿上红马甲,就要出一份力,与医护人员和社区干部相比,我们的辛苦真的不算什么。”
为了让志愿者尽快明确岗位职责,提高志愿者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推进基层防疫工作有效开展,团县委通过疫情防控青年志愿者防护网络培训课程,教会他们如何正确使用口罩、如何正确穿脱个人防护用品、如何正确洗手等课程,供广大志愿者学习,提供及时、有效的专业培训和智力支持。团县委充分利用网络化培训“无接触性”的优势,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第一时间转发疫情防控指挥部公告、疫情动态、健康知识、防控常识等内容,充分运用网络新媒体协助做好培训服务、舆论引导和氛围营造工作,积极组织志愿者参与线上培训,先后完成了三期培训工作,为志愿者后期正确参与防疫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南岗镇隆昌村的柳云应召的第二天早上6点就到村头疫情防控卡口,一直忙到晚上7点才下岗回家,期间除中午回家吃饭,都在进行志愿服务。12个多小时里,他负责为每一名过往人员登记信息、测量体温、查看苏康码和行程码,耐心地帮助老人查询并保存当日行程码。他说:“在岗位的时候,时间已然不重要”。
同样的年轻身影在全县所有疫情防控卡口不知疲倦地奔忙着,他们响应团县委号召,穿上“红马甲”、戴上“红袖章”,把党旗、团旗插在最需要的地方,让青春之花在“疫”线绽放。